(资料图)
近期,广东省佛山市消委会收到不少美容纠纷的投诉,主要为诱导高额贷款、虚假宣传产品功效、办理美容预付卡后退款难等。其中,一名大四女学生,因为“0息”美容贷与上海某小贷公司签订贷款合同,背上了近6000元的贷款及高额利息。(11月7日《广州日报》)
本来是追求变美的道路,却导向了高利贷的陷阱,这名大四女生的遭遇,其实远非个案。近几年,随着美容市场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行业乱象也不断涌现,打着“0息”、低息等幌子的“美容贷”正是其中之一。
“美容贷”不是天然有罪,贷款消费是很正常的金融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诱导套路等行为。比如在此事中,涉事美容机构先是以低价引流,将顾客吸引到美容机构后,推销各种高价套餐,诱导付不起钱的大学生下载App贷款透支消费。直到最后被催收,她才知道此前商家承诺的“0息”是假的,自己为此背上了高额的利息。可以说,这名学生是被连哄带骗地进行了贷款消费。
医美市场鱼龙混杂,融入一些诱导网贷的金融运作手段之后,无疑更加套路满满。一方面,对美容机构来说,和网贷公司合作,推出一些伪“0息”的贷款等,既能够获得贷款分成,也能够大大降低医美门槛,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提升业绩;另一方面,医疗美容市场快速增长,美容机构用变美的话术进行推销,同样能够为网贷公司的业务引流。
前些年,校园贷曾被明令禁止。现在“美容贷”等再度盯上大学生,将他们当成了“收割”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线上渠道,充满诱惑的“美容贷”还在被一些美容机构暗中线下推广。一些医疗美容机构不仅在服务项目上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在网贷服务的撮合过程中,同样各种蛊惑诱导,让消费者掉入高利贷的陷阱。
对这种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当地的市场监管机构以及金融监管机构,理应在监督执法层面予以严厉打击,当罚则罚,提高违法犯罪的代价,净化医美市场生态。
至于消费者,也得擦亮眼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充满诱惑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往往潜藏着各种陷阱。在选择美容机构时,首先要搞清楚其有没有正规资质;如果是选择“美容贷”,更得审慎评估风险,仔细审查贷款合同的条文。总之,谨慎一点,适度消费,不是坏事。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