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中国的乡村振兴进入新征程。语言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因素,是激发乡村潜能、释放农村生产力的内生性要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川西南部,首府西昌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绿荫支教团”联合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走进当地的越西、普格等县市,深入开展调研、宣讲等活动,以“传知”和“递爱”助力民族团结,点亮乡村未来。
四海同音·推普调研在行动美丽乡村共建设
金职院“绿荫”实践队员们来到了越西县中所镇陶家营村,过程中了解到,越西县陶家营村曾是南丝绸之路——零关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陶家营村依托东西部帮扶资源,结合零关古道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带建设,充分利用陶家营传统村落建筑及丝路文化、驿站文化等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形成了集百年古碉博览、乡土文化体验、森林运动休闲、古道文化拾遗等为一体的民族特色旅游景区。”越西县中所镇陶家营村村支部书记王志雄介绍道。作为彝族村民的聚居区,当地每年都会举办火把节、赛装节等彝族传统节日。
金职院“绿荫”实践队员们在当地开展了《村民普通话讲用情况》《教师普通话讲用情况》调研,发放问卷300余份,了解彝族村落的普通话普及情况,并向村民们宣传了普通话知识。过程中,队员们通过帮助彝族村民绘制汉彝双语画册,将彝族名字翻译成汉语等形式来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老乡们字正腔圆地练习说普通话,鼓励更多人以普通话为媒介,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新动能。
彝汉情深·宣讲共学二十大 民族团结一家亲
越西县红军树村得名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九军团。敌军来袭时,红军战士们不顾自身安危,边吹号,边将村民们集中于榕树下,以免暴露目标。为表达对红军的怀念,当地群众将这棵树龄达300多年,根深叶茂,苍劲挺拔,形如雨伞的古榕树敬称为“红军树”,每逢纪念日,红军树下党旗、团旗、少先队旗迎风飘扬。
金职院“绿荫”实践队员来到红军树下,开展以“讲红色故事,续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宣讲。绿荫支教团的张业烂队员以《薪火相传勇毅前行》为题,和彝族村民们一同回首往昔,回顾凉山在党的带领下,脱贫攻坚,当地村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宋忆杭同学则开展了民族团结宣讲,号召大家坚持彝汉一家亲,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奔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用爱和知识汇聚民族团结力量,再续彝汉情深,助力当地乡村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通讯员叶嘉琪编辑周飞腾)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