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通知称,将打造具有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拟立项建设10个左右。产教联合体职业教育资源富集,同时吸纳普通本科学校作为成员,搭建联合体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工程师学院或产业学院。
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对当下的职业教育来说,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热词。
这些年来,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下,产教融合在促进职业院校转变传统办学观念和模式,主动面向、融入、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产教合而不融、校企合作不深不实”“校热企冷”等问题依然存在。为直面且解决产教融合中的堵点问题,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文件要求,2023年底前建设50家左右,2024年底前再建设50家左右,到2025年共建设150家左右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意见》提出了建设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市域产教联合体的任务。专家认为,这有利于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深度捆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良性互动机制,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顶层设计已出,如何将文件落地?近期以来,多地积极响应,陆续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旨在携手打造融合发展、职教示范和产业创新高地,如广东佛山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近日举行、山东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日前成立等。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研究员周海英表示,这一举措或将解决两大痼疾:“过去,不少产教联合体存在虚拟化、空心化、表面化的问题,现在则是强调实体化,有利于与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人力资源协作;过去,一些院校贪大求全,追求大企名企,现在是重视本土市域、产业园区、要素聚集等,有利于更好整合运用周边产业园区企业资源,贴近社会市场需求。”
《通知》指出,联合体内各类主体协同配合,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达到产权明晰、组织完备、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实体化运作要求。然而,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由于隶属关系不同,经费渠道各异,多数单位自成一体,要实现多方主体与地方的同频共振,如若没有完善的保障机制,便会出现市域产教“联而不合”的现象,过去职教集团办学模式中的问题可能会重演。多方合作联动如何保障,是不少专家担忧的重点问题之一。
为解决这个问题,地方政府面对这一新产物,在协同发展保障制度方面需要有所作为。为保障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良性发展,北京将加大财政经费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产业资金投入,支持职业教育重大建设和改革项目;明确支持职业教育的金融、财政、税费、土地、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激励政策的具体举措。北京这些举措为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专家认为,在政府部门建立常态化机制,补足相关保障政策措施的同时,要以市场纽带牵引联合体持续创新,推动联合体建立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明确的共同目标和市场利益纽带形成紧密合作关系,要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不断拓展富集产教资源的新路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
(记者 于忠宁)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