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教育创新年会开幕 多方热议数智化时代下的教育变革

2023-05-25 17:17:09 来源:新浪教育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类劳动方式,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陡增,数字化的时代巨浪给教育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5月18-21日,2023第八届教育创新年会暨第十届慧湖教育国际化论坛(以下简称 “年会” )在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汇聚了近700位来自高等教育、新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践者、研究者和产业代表,共同探索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新思路。


【资料图】

在开幕式致辞中,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淼(下图)对西浦的教育实践和发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她谈到:“本届教育创新年会不仅邀请到了全学段的教育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分享前沿教育理论和优秀的教育实践,也邀请了产业界的行业领军人物与教育者进行深入对话。”

“希望西浦作为教学创新的先行者,能继续为教育在新时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开拓新的思路,践行新的理念。”

数智化时代下的高校人才培养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下图)从西浦的教育生态布局出发,分享了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未来教育转型提供技术支撑的背景下,大学应该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强大的功能来重塑教育。

席酉民教授指出:“大学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改善教学方法和资源管理,提高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其次,注重加强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如创新思维、跨学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重塑育人场景,创造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终身学习。最后,要推动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领导力的人才,以适应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当前,西交利物浦大学致力于培养具备行业背景的专业精英和专业基础的行业精英,并在探索未来大学的新模式、未来校园的新形态以及大学多校园运行模式方面做出努力。

席校长强调,“西浦正在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新职业教育的相互融通与合作,以适应当今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社会环境。”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教授(下图)以浙大“商学+”教育生态系统的新方案为例,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他提到:“数智化背景下的高质量人才应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和跨学科的知识储备,拥有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提出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应具备领导团队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充分利用各个学科的优势,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充分体现在全培养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型、领导型高质量人才。"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校长孙学文(下图)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是当下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首先,要以数字化赋能学校治理,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个领域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全面提升校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其次,要以数字化赋能专业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类编制和优化,联合企业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适应人才培养数字化、信息化需求。最后,要以数字化为动力,加强区域数字资源建设,同时开展学习培训,以培育适应‘数字社会’需求的人才。”

数智时代下基础教育需培养孩子三种能力

伦华教育总校长曹伦华(下图)分享了ChatGPT给教育各界带来的问题和机遇。他强调,在数智时代的基础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孩子三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培养孩子的人机协作能力。我们需要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培养他们认真细致、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帮助他们学会善用技术。其次是团队协作,比如通过毕业典礼和迎新晚会等活动,让孩子们学会自我分配和协作。最后,学校应设计心理课程,充分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

西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博士(下图)表示:“本届年会同步聚焦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成长阶段,并与产业界共话数智化时代下的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希望能够促使教育各界重新思考如何支持快速变化的学习需求和人的成长。”

第八届教育创新年会通过主题演讲、专题分享、圆桌论坛和工作坊等多元化形式,系统呈现高等教育、新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前沿理念和优秀实践,话题涵盖“创新的格调-数智化时代下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面向‘全球数字公民’的基础教育发展与创新暨‘长三角名校长论坛’”和“新职业教育视域下的人机协同与职普融通”等话题。

本届年会还设有“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首届活动回顾、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第六届理事大会暨校长高峰论坛和第八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决赛等精彩活动及赛事。

本届年会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ILEAD)承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支持。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