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消息!“青少年模式”怎样有效防沉迷?

2023-04-23 09:09:52 来源:教育之家

五一假期将近,来自北京的学生家长李女士开始担忧。原来,李女士的儿子正上小学,一有空闲时间,尤其是在假期,就会整天抱着手机刷短视频。

早在2019年,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用户每日首次启动应用时,系统将进行弹窗提示,引导家长及青少年选择“青少年模式”。2022年5月,中央文明办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也明确要求,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青少年模式”能否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少年模式”应用效果欠佳

近日,记者下载并安装了20款市场主流的短视频客户端,包括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来测试这些客户端“青少年模式”的真实情况。

与普通模式相比,“青少年模式”最主要的变化体现在时间上。在“青少年模式”下,短视频客户端每天只能使用40分钟,超时则需要输入密码才能继续使用。除时长外,时间段也有限制。经测试发现,从每天22时到次日6时,大部分客户端会在主界面跳出无法使用的提示。

此外是内容上的调整。“青少年模式”应该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推出教育类、知识类等适宜青少年浏览的内容。但是记者发现,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很多平台视频内容存在低幼化的倾向。例如,西瓜视频向青少年推送的以动画片为主,快手客户端向青少年推送的多为手工制作、简笔画、萌宠等视频,这些内容与初高中阶段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和娱乐需求不相符。

当记者问到是否喜欢青少年模式推送的内容,很多初高中学生都表示“无聊”“幼稚”“完全不想看”。

“青少年模式”存在使用漏洞

“还没见哪个学生因为青少年模式就少玩手机的。”郭燕是山西太原一所高中的班主任,她发现到了假期,家长对学生玩手机的抱怨尤其多。

“青少年模式”无法有效约束青少年上网吗?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由于缺乏对未成年人身份的有效识别机制,所以未成年人可以通过购买二手账号或用成人账号绕过防沉迷系统,实现不受限的上网、玩游戏。还有不法商家借此牟利,向未成年人兜售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技术,这导致一些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小学生,对于“青少年模式”的使用时间限制,他们表示“退出登录,用游客模式玩就行”。至于很多客户端需要实名登录验证身份,判定是否是成年人,但几名接受采访的小学生都提到“用微信、微博、QQ等第三方账号登录”这一“破解方法”。

正是由于“青少年模式”在身份认证上的漏洞,导致这一模式的应用率并不高,这也就导致很多家长抱怨“青少年模式没啥用”“啥也限制不了”。

为什么身份认证上的漏洞始终没得到修补?对此,熊丙奇分析道,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所以在技术上实现身份识别不难。一些平台没能实施主要是因为平台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实施防沉迷系统可能导致用户减少或流量转移;一些成年消费者也认为,每次登录都要进行身份识别,不仅影响上网体验,也有侵犯隐私之嫌。

破解之法在于坚持“社会效益优先”

根据年龄推送内容、增加科普视频、使用身份证号登录……目前,很多平台已经推出优化“青少年模式”的举措。在专家看来,要想彻底弥补漏洞,需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这一原则。

“在互联网企业的考核体系中,‘青少年模式’的实施情况并不是一个刚性考核指标,这就导致企业缺乏改进动力。自律是关键,文化类互联网企业应当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切实呵护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说。

针对“青少年模式”下内容低幼化倾向,无法吸引青少年这一问题,钟柏昌建议:“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应协同开展内容建设,以未成年人和家长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明确内容的类型、数量、更新频率等标准,用优质有趣的健康内容吸引未成年人用户,以平台原创、共创共享或统一采购的方式,对创作者进行奖励,拓展优质资源供给能力,搭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内容池’。”

“面对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熊丙奇看来,解决好“青少年模式”的痛点,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在这一模式上。

当前,由于缺乏分级制度,有关平台在建立“青少年模式”时,也就“打擦边球”,游走在灰色地带。对此,熊丙奇建议,有必要切实把建立游戏、影视、文学作品的分级制度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分级制度的建立,既满足成人用户的上网需求,又保护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给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上网空间。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