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数据显示,伴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减退,以及稳增长措施逐步显效,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增速较去年四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消费修复明显,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好于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9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3.9%。
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徐天辰对界面新闻表示,经济修复首先得益于服务消费的迅速反弹,同时出口韧性超预期、贸易顺差扩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资料图片)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 一季度推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有两个,一是消费场景打开后,居民消费回升较快,其次是政策保持稳增长取向,基建延续高增长,制造业投资韧性较强,地产投资拖累效应也在减弱。
“尽管3月的出口表现较为亮眼,但今年外贸形势仍然严峻,5月后出口可能再度转为同比下滑,这意味着为了推动经济较快复苏,当前要更倚重内需,宏观政策要在促消费、稳投资、提振市场信心等方面持续加码。”王青说。
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上年四季度为下降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1%,与上年全年持平;出口金额(以美元计)同比增长0.5%,去年四季度为下降6.7%。
消费市场明显回暖
随着线下消费场景的陆续恢复以及促消费措施的落地,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2月加快7.1个百分点。
按消费类型分,3月份,商品零售同比增长9.1%,涨幅比1-2月扩大6.2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6.3%,比1-2月扩大17.1个百分点。
在全部17个商品分类中,仅有四类商品零售收入同比下滑,分别是饮料类,同比下降5.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下降4.7%,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下降1.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下降1.4%。
涨幅最大的是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37.4%,其次是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17.7%。此外,汽车类商品零售收入同比增长11.5%。
除了消费场景恢复和促消费措施外,分析师指出,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期社零增速。去年3月,受多地疫情影响,社零同比增速从前值6.7%骤降至-3.5%。
徐天辰表示,随着经济循环的进一步畅通以及政策支持,低收入群体收入和消费有望进一步改善,服务消费将尤其受益。
红塔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杨欣则认为,后续消费回暖的持续性依赖于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速度。尽管当前还存在着大量超额储蓄,但这些潜在动能会否向实际消费转化,还要看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预期是否能得到改善。
“不过,考虑到低基数因素,3-6月消费同比读数会比较高,尤其是以餐饮收入为代表的线下接触性、聚集性消费项。”她说。
基建维持较高增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8%,虽然较1-2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王青表示,当前正处于经济修复初期,政策面保持稳增长取向,基建投资增速较高是稳增长政策取向的直接体现。
杨欣指出,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为2.19万亿元,占今年比重达到了57.6%,叠加去年末下发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今年上半年用于基建的财政资金比较充分。同时,银行投放了大批配套贷款,社会资金也被有效撬动。各省提出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规模也高于去年。在资金和项目皆具备的情况下,基建保持较高增速是可预见的。
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地方债发行量达2.11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约2851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量为1.36万亿元,约占全年新增专项债限额的35.7%。
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未来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会继续放缓。
王青表示,基建投资是典型的逆周期调节工具,经济持续回升过程中基建投资增速回落是正常现象。后期伴随经济回升基础逐步夯实,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同比由负转正,二季度之后基建投资增速将呈现高位回落趋势,但全年增速仍有望达到6%左右。
徐天辰也认为,今年基建增速将呈前高后低的态势。“前高”是因为去年三、四季度安排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增量专项债发挥了支撑作用,“后低”是因为在经济快速修复的背景下,专项债等金融资源的安排也会适当收缩,为以后的政策调节留出空间。
房地产投资降幅略微扩大
1-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降幅比1-2月收窄1.8个百分点,和市场“小阳春”状况相符合,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5.8%,降幅比1-2月略微扩大0.1个百分点。
“(开发投资)相比1-2月份-5.7%的数据没有明显改善,这也说明(地产)复苏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当前全国各地重点城市土地市场开始复苏,但也主要集中在高能级城市,其他城市表现相对弱。后续还是要继续激活购房市场和加大对房企的支持,以带动该曲线的拉升。”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
徐天辰也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回暖并不均衡,体现在二手房强于一手房,一线和强二线强于三四线。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口和经济中心的拿地和建设改善较快,但毕竟体量有限,不太可能带动全国、全局性的反弹。
杨欣认为,当下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一是本轮的购房交易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去年积压的需求;二是目前期房交付仍有一定风险,居民对房企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三是在“保交楼”压力下,房企的重心仍在竣工端,主动投资的意愿不足。
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0%,增速较1-2月回落1.1个百分点。分析师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出口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利润增速下行所致。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在推动强链补链的背景下,政策和金融支持将对设备更新改造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形成较强支撑,但高基数和出口需求的回落预示着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此外,去年工业企业利润快速下行,预示着今年制造业企业扩张的动力将有所减弱。
王青也表示,在全球经济减速、我国出口面临较大挑战的前景下,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投资信心有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另外,去年四季度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持续处于通缩状态,多数制造业行业利润负增长,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制造业投资带来不利影响。
徐天辰指出,在总量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应关注行业层面的结构变化,得到国家战略支持、产能拥挤度较低或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行业,例如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等,预计将取得较高投资增速。
工业增加值增速“两连升”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连续两个月回升,涨幅较1-2月扩大1.5个百分点。
王青认为,消费反弹是推动工业增加值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两者抵消了外需下滑的不利影响,带动工业生产增速走高。
伍超明表示,随着稳增长、稳信心政策的持续显效,加之市场活力恢复以及基数回落,工业生产增速有望继续上升。
不过,王青表示,在出口转弱的背景下,过去三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领先整体经济增长水平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影响工业生产的两个主要不确定因素分别是房地产投资能否如期回暖,以及海外对“中国制造”的需求是否会持续回落。
徐天辰也表示,在全球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的背景下,工业生产复苏的可持续性存在隐忧。从结构来看,下游压力相对较大,但在外交活动精彩开局、对外经贸联系升级的大背景下,中游机械等行业有望受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